政府統計處出版的《香港統計月刊》發表專題文章,表示在香港男性和女性各個年齡組別的年齡性別死亡率均持續下降,反映隨着醫療服務的進步,香港居民趨於更長壽。然而,由於人口高齡化,整體死亡率及死亡人數卻呈現上升的趨勢。
統計顯示,1986年男性出生時的平均預期壽命為74.1年,而女性則為79.4年。2020年男性及女性的相應數字分別增至82.9年及88.0年,顯示在這期間的死亡率大幅改善。
2020年男性及女性的相應數字分別增至82.9年及88.0年
統計顯示,香港死亡數目從1986年的25,912人增至2020年的50,666人。在同期內,粗死亡率從1986年的每千人有4.7人死亡,增加至2020年的每千人有6.8人死亡。
在扣除人口的年齡性別結構的影響後,所計算得的標準化死亡率能更準確地反映死亡的趨勢。香港的標準化死亡率從1986年的每千人有10.5人死亡,下跌43%至2020年的每千人有6.0人死亡。
在1986年至2020年期間,初生嬰兒的死亡率的改善最為顯著,男性及女性的死亡率分別下跌71%及81%。同時,老年人的死亡率亦有一定程度的下跌幅度。
統計處又提到,在2006年至2020年期間,腫瘤、呼吸系統疾病及循環系統疾病仍然是主要的死亡原因。同期,腫瘤仍然是男性死亡的首要原因。在2006年,循環系統疾病是女性死亡的首要原因。然而,在2016年,腫瘤取代循環系統疾病成為女性死亡的首要原因。在2020年,腫瘤、呼吸系統疾病及循環系統疾病分別佔男性死亡數目的32%、23%及20%,而女性的相對數字分別是28%、21%及21%。
資料來源:星島日報